这孩子冠王家的姓,叫王俊之。
他很聪慧,在王渊的教导下,十六岁考中举人,二十一岁考中探花,被当今圣上看重,只在翰林院呆了两年就协助大理寺办案,二十六岁破天荒升任大理寺卿,可谓平步青云飞黄腾达。
当时王渊在朝任太子太傅,王家父子二人俱是公卿,不知羡煞多少人。
然而不知是谁暗中把王俊之的身世捅了出来,说他本不是王渊的儿子而是贺家的子孙,而王渊杀他父亲诛贺家九族,王丶贺两家有着血海深仇,他这是认仇作父……
王俊之穿着正三品的官袍,颓然跌坐在椅子上。
之后他跟王渊断绝父子关系,上奏天子改回贺姓,从此变得冷酷残忍,在大理寺大兴酷刑,成为人人惧怕的酷吏。
多少人因为他而家破人亡。
王渊以有这样酷吏的儿子为耻,这才辞官回到同里,在乡间建退思园从此隐居不仕。
原来是这样。
沈持心道:酷吏一般都没有好下场,王大儒说是「退思」,倒不如说他怕被贺俊之牵连,提前隐退了吧。
能在高位时毫不留恋权力,走得彻底的人是让人最佩服的。
……
唏嘘之馀,沈持为每篇墨卷做了点评。
「此文在破题时都能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眼,就连虚字也无妨,」沈持在纸上写道:「上联下挂,整理出他与上下文的脉络与关系作深入阐释,神理丶口气俱显跃无馀。」
是篇上品之作。
仔细一瞧,原来是六年前春闱第二名榜眼的会试文章。
他又去点评第二篇。
「此文篇法丶股法丶句法无不精熟。对虚字的唱叹深情,流溢纸外,打动人心。文真气流注,骨力苍浑,有古文色泽。」
在一众文中,显得格外醒目。文章比文章,这种文章一放进去,但凡是个有眼睛的考官,都要点他为文魁。
点评完翻开小字一看,竟是三年前春闱被点为头名状元的文章。
……
沈持将手中的墨卷一一点评完,两日后去找王渊。
「学生先前所好奇之事已有答案,」他说道:「老师的学生所做的文章平正通达,各有特色让人看了不禁叫绝,是以天下解元丶状元多出自老师门下。」
王渊对他的点评很满意:「参照这些墨卷,你的文章能赶上几分?」
沈持:「学生惭愧,只能及三四分。」
「你能点评如此到位,」王渊笑道:「不止三四分,最起码能及五分。」
沈持:「……」
五分……一半还不是一样菜,老师求你别说了。
谈论完八股文,王渊随口问他:「你一个人来的同里?」
「有一位同乡与学生一块儿来的,」沈持把赵蟾桂的事说了:「正巧这两日我要出去寻一寻他,免得他找不到我为我担心。」
王渊:「去吧。」
沈持回去换了身衣裳,对王六说了声:「王管家,我出去寻一寻同乡,很快回来。」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婚后再爱 同步追更弹幕后成了烫角色[第二部]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[刑侦] 风月有染 花信风 烧心 做我的常青树 砸锅卖铁去上学 偏偏宠爱 一心成名 太子妃实在美丽 兜了一个圈 小师妹为何那样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[快穿] 崽在凶案现场看到弹幕后 告白 春日越轨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坤宁 难哄